不是讲制度,而是敢落地。
不是写承诺,而是首接动手,现场清场,强行走通。
这次不再是谨言“争到了什么”,而是整个城市的规则在松动。
开始给他腾地方、留空间、放权限。
这不是“给机会”,而是让他去做“别人做不了”的事。
范向东看着地图,低声一句:
“原来不是我想得对,是他们自己没得选。”
深夜十一点。
谨言总部顶灯未熄,整层楼静得只能听见窗外低频车流。
三份图纸摊在会议桌上。
范向东坐在中央,笔尖停在虹口东侧老街区那一行:
“道路狭窄,无作业面,管线密集,居民入住率97”
他看得极慢,却不是在犹豫。
这三处,他都能做。
但时间极紧。
节前只剩九十天,每一片区都要出“看得见的成果”。
不是口号,不是排图,是能落地、能测量、能让居民感觉到的实景变化。
他明白,这次不只是自己能不能接下。
而是市政系统在赌他,是不是那个能“通人通力通结构”的人。
他抬手揉了下眉心。
刚准备起身关灯。
忽然眼前一道视野短暂模糊,一股熟悉的下压感如脉冲般从脑后袭来,紧接着,一行金色提示浮出:
能力己激活:
描述:可在复杂多源现场中识别真实控制链,自动生成“最低阻力推进路径”。
适用于高压并行调度、杂音压制与非标节奏修复场景。
范向东眼神微顿,没有惊讶。
他不是第一次解锁能力。
但这是第一次,能力不是“自己靠行为撞出来”,而是由城市系统亲手“递”给他。
他低头重新翻开最棘手那张图,虹口东街。
原本他需要一天才能拆完的调度顺序,如今只花了五分钟就在脑海中自组成图。
哪一栋要先安抚、哪一户能当样板、哪一块要动前先做铺垫,全部跳出清晰的落点顺序。
他低声笑了一下,眉头反而松了:
“这不是做项目。”
“这是让我跑一次系统。”
范向东放下笔,站起身,盯着整面墙的投影图。
不是兴奋,也不是轻松,而是一种战前的理性兴奋感。
因为他知道:
从今晚开始,他不仅能跑,他,能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