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趣书网>第二次欧洲世界大战转折点 > 第88章(第1页)

第88章(第1页)

第三章芬兰

第一节从1944年春芬俄谈判失败到1944年9月19日缔结停战协定

(一)1944年初芬兰的处境

(二)1944年2月至4月同俄国人的不成功的谈判

(三)1944年6月的俄军攻势和赖提-里宾特洛甫条约及其后果

(四)苏方的&ldo;先决条件&rdo;和芬兰的接受

(五)1944年9月19日停战协定的谈判及其条款

第二节从1944年9月19日的停战协定到1947年2月10日的和约

(一)停战协定签订后的芬兰形势

(二)德国人被逐出芬兰

(三)巴锡基维政府和芬兰政治的向左转

(四)1944-1946年间芬兰的经济问题

(五)芬兰对&ldo;战争罪行&rdo;的审判

(六)佩卡拉政府和1946年3月到1947年2月的对苏关系

第一节从1944年春芬俄谈判失败到1944年9月19日缔结停战协定

(一)1944年初芬兰的处境

1944年春,芬兰在世界上的地位不断恶化。自1941年6月德军入侵俄国以来,芬兰一直是德国对俄作战的&ldo;战友&rdo;。不过,芬兰的攻势只持续到1941年12月,那时,曼纳海姆元帅命令武装部队由攻势转入守势,因为芬兰的&ldo;战争目的&rdo;已经达到了。改取守势已迟了一步,没有能够避开英国的宣战(英国于1941年12月6日对芬宣战),于是,突然之间,芬兰发现它前不久的朋友和支持者已经变成了敌人。芬兰对于德国的战争机器来说,具有极大的重要性,它既是木材、镍和其他物资的来源,又是保护瑞典铁矿砂经由波的尼亚湾供应德国的通路;而芬兰本身又在重要物资的供应方面仰赖于德国,因而使德国人能够紧紧控制芬兰的经济。在芬兰北部驻有相当大的一支德军,这就使德国政府有了施加压力的手段。不过,尽管德国坚决要求,芬兰人在1941年12月以后就不再参加对列宁格勒的进攻了;同时由于受到美国政府的外交压力(芬兰与美国仍保持着外交关系),他们也没有去切断盟国方面经由摩尔曼斯克往南的铁路向苏联输送物资的交通线。在严格的战时新闻检查和战时管制下保持的那套表面现象的背后,有一种希望摆脱战争的情绪开始在芬兰人民中滋长起来并有所表露,而且随着红军的攻势取得日益巨大的胜利,及早作出抉择的必要性也就日益显得紧迫了。芬兰怎样才能摆脱它同纳粹德国的联系而同时又能维护它今后的独立?芬兰人民之所以能意识到这一困境的严重性,是由于他们对1940年和1941年间波罗的海各国在苏联占领下的事态发展记忆犹新,同时也是由于最近关于意大利掉转枪口反对德国后的命运的一些报道。

(二)1944年2月至4月同俄国人的不成功的谈判

早在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战役之后,芬兰人就已经认识到德国的战败是不可避免的了。可是,直到一年以后,他们才作出认真的努力来使自己摆脱战争,设法同盟国方面议和。在1943-1944年那个冬天曾经作过一些尝试,想为谈判奠定一个双方都可以接受的基础,但没有成功,主要是因为芬兰人不愿意接受苏方对于苏联根据1940年3月和约所取得的、后来又被芬兰军队收复的那部分领土的要求。可是,到了1944年2月,国内外的压力把这个问题推上了紧急议事日程,芬兰政府于是在2月中派尤霍&iddot;库斯蒂&iddot;巴锡基维(1940年和约签订后负责同俄国人谈判的就是他)去斯德哥尔摩,给他的指示是去弄清楚让芬兰退出战争的条件&rdo;。他通过一个瑞典中间人向苏联政府探询是否愿意同芬兰现政府谈判。苏联政府表示同意。2月16日,巴锡基维请求苏联驻斯德哥尔摩公使柯伦泰夫人去弄清楚苏方关于同芬兰停战的条件;2月19日,他终于带着苏方开列的条件回到赫尔辛基。

开列的条件有六点,其中三点是先决条件,必须先由芬兰政府接受才能开始谈判。这些先决条件是:第一,芬兰必须同德国断绝关系,并把驻在它领土上的德国军队全部拘留起来(如芬兰政府觉得自己力不胜任,苏联政府愿为此提供援助);第二,芬兰人必须立即同意恢复1940年和约所规定的原状,并把他们的军队撤回到1940年的边界;第三,必须立即遣返盟国的战俘和平民。如果芬兰政府接受这些先决条件,苏联政府准备在莫斯科接待芬兰代表团,就复员问题、赔偿问题和佩特萨莫省的前途问题等进行谈判。

1944年2月29日,芬兰政府把这些条件提交国会秘密会议讨论。尽管反对的人不少,政府还是在它所提出的建议方面获得了信任票。3月8日,芬兰向柯伦泰夫人递交了答复,请求作进一步的讨论,并且请求给芬兰一个机会,在它接受那些象拘留德国军队等&ldo;复杂的&rdo;条件之前,提出自己的看法。从苏联提出条件到芬兰作出答复的这段时间里,苏联政府已表现出不耐烦的迹象,而拖延了这么久之后才收到的这个含糊其词的答复,显然无助于缓和当时的紧张局势。3月10日,芬兰政府接到通知说,莫斯科认为他们的答复不能令人满意,并说只有在他们接受了&ldo;最低限度的、基本的&rdo;停战条件之后,和谈才能开始。而且,这一次只给芬兰政府一个星期的时间来接受苏联的条件。

在这七天宽限时间里,芬兰受到某些国家政府首脑的很大压力,他们试图劝说芬兰接受苏联的条件,退出战争。可是,尽管有这一些劝告,芬兰政府在国会秘密会议上取得了又一次信任票之后,于3月17日通知苏联政府,说他们不能在&ldo;没有确切了解条件内容和含义的情况下&rdo;预先接受这六点条件。但是,他们答复的语气是和解的,而且看来这一点产生了一定效果,因为,两三天之后,他们收到苏联政府通知,建议派遣&ldo;一名或几名&rdo;芬兰代表去莫斯科。以听取俄国人澄清他们所提的条件。于是在3月25日,巴锡基维和外交部长卡尔&iddot;恩凯尔出发去莫斯科。在3月27-29日的会议上,苏联领导人对原来的六点条件向他们提出了一个详细的说明。芬兰人被允许自行作出选择,在4月底以前或者把德国人拘留,或者把他们逐出芬境。可是。在三个先决条件之外,还有三点,在原先提出的要求中本是故意含糊其词的,这一次则说得更明确了,同时也显得更惊人了:芬兰军队应于5月份一个月内复员百分之五十,并在其后的两个月中把全军缩减到和平时期的规模;要求赔偿六亿美元,五年内陆续用货物支付;&ldo;1920年和1940年两项和约中苏联自愿割让给芬兰的&rdo;佩特萨莫地区应归还苏联。苏联还主动提出,准备放弃它对汉科区的租用权。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