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启明指了指桌上的菜单:“你这不都整出来了么?”
李春:“这个不算,这上边西凉八热十二道菜,是我按照赵武家标准拟定的,仅供参考。
“咱家也是十二个菜,指定不能比赵武家寒酸。”
老爷们儿都是要面子的。
赵武父子这几年在外面干活没少赚钱,在村里抖了起来。
他郑启明是村里唯一的正式工人,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要是被村里人说他家席面不如赵武家,往后他都不好意思出门。
李春点点头:“那预算呢?”
“不算自家杀猪,赵武家那一桌,成本差不多十五块钱。你家没养猪,除了青菜,啥都得花钱买。”
“我把菜单稍微改动一下,成本差不多十西块钱左右,能稍微省一点,席面也不次,叔你看行吗?”
李春答应过郑启明,要在菜品上帮他家省钱,说了就得做到。
按照赵武家席面的标准,每桌帮他省下一块钱,三十多桌,那就相当于帮他省了一个月的工资啊!
李春尽力了。
李喜微不可察地点点头。
赵武家是他操持的,他最清楚,每桌成本核算,真就是十五块钱左右,没想到二春这孩子还挺精细哈!
“不用给叔省,我先看看你这菜单。
这事儿关乎爷们儿的尊严,郑启明大手一挥,豪气万丈。
“嗯,鱼肯定得有。”
“熏鸡?”
“不是烧鸡么?”
“熏鸡去哪儿买?”
热河目前还没有卖熏鸡的,都是卤制的烧鸡,想吃熏鸡的唯一途径,就是坐锦州那趟火车,车上有卖沟帮子熏鸡的。
李春:“这个我会做。烧鸡五块钱一斤,一只烧鸡咋的也得十块出头。”
“咱们在村里买活鸡自己做,三十二桌有十七只鸡足够了,能省不少钱呢。”
“而且我保证,一定比熟食铺卖的烧鸡更好吃。”
李春打定主意,这辈子第一次做烧鸡,就在老郑家的席面试水,也算是给真正意义上第一个客户的一点福利。
往后谁家做席还要用自己做的熏鸡,那就得花钱买成品了。
郑启明稍微犹豫一下,便点头同意了。
赵武家办席的成功,给李春贴上一张“靠谱”的标签,做席可关系着他们李家的名声,他既然敢说,就一定能够做到。
“行,听你的。”
“东坡肘子?”
“这也是热菜?”
东坡肘子是九十年代末才进入热河市,那时候,这道菜可是婚宴必点的菜肴。
但这时期,郑启明还真就没听说过这道菜。
在本地人印象中,肘子的做法就是酱肘花,压肘子,都是凉菜,可李春却把这道菜归纳到热菜里,他有些不解。
李春简单解释了几句,郑启明和李喜对视一眼,皆是惊叹。
真没想到,肘子还能这样做啊!
同时也更为期待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