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孟不是犹豫要不要留下,这点儿羊蹄子就算卖不出去,内部消化都没有任何压力,他面对的问题是该怎么卖!
装盘卖,一盘装几只,每盘羊蹄子要多少钱,必须要考虑清楚。
大脑袋想了想说道:“这东西支棱着装盘不好看,要贵了怕是没人点。要我说咱就把盆放在柜台上,让大家进门就能看到,然后干脆论只卖。吃几只买几只,这样就算咱们单位职工都没有压力,想改善口味儿买一只尝尝也很不错。”
老孟点点头:“我看这个办法行,那咱们就点一下数目全部留下,至于明天要多少”
“孟哥,我二哥说让你们先卖着看看效果,他今天在蛤蟆石村做席,下午回来的时候来你这边,明天要不要,要多少,你们见面再商量。”虎子说道。
老孟一听就乐了,还是二春考虑周到,这样就更没有问题了。
蛤蟆石村,时间刚刚来到上午九点左右,距离开席还有三个多小时,毛家小楼院里院外就人满为患了。
李春扫了一眼,差不多能有两三百人,怕是全村人都来了吧!
暴发户毛吉庆红光满面的游走在村民中间,村民们恭贺道喜,不说是谄媚,但是态度却比对自己亲人还要客气。
说两句漂亮话,花生瓜子随便吃,香烟随便抽,关系搞好了,以后没准儿还有跟着暴发户挣钱的机会,有这种好事儿,村民在家可就坐不住了。
穷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有钱人什么时候都有面子。
如此“喜庆祥和”的场面可不多见,比上次全村大席都不遑多让。
李春安排妇女们继续备菜,自己把手擦干净,从挎包里把照相机拿了出来,这难得一见的场面充分体现出这个时期人们“热情淳朴”的一面,必须记录下来。
找好角度先把院子里的场景来一张。
然后来到院外给小楼和院子来一张全景。
最后李春挤过人群来到二楼晾台,准备居高临下再来一张全景。
正在找合适的位置,旁边有人喊他:“诶~那照相小师傅能给我照一张不?”
“小师傅,照一张照片多少钱?能不能便宜点儿?”
“小伙子,来给我们村长照一张”
李春笑呵呵的摆摆手:“不好意思各位,我是做席的厨子,不是照相馆的。”
“啥?”
“做席的厨子?就是今天给毛家做席的大师傅?”
周围人均大吃一惊。
“没错!”
“卧槽!”
“这年头当厨子这么赚钱么?照相机可不便宜啊!”
“不是钱不钱的事儿,厨子出门做席带着照相机,这事儿本身就很奇怪好吗?”
李春耸肩笑道:“我一个厨子出门带着照相机不是很正常么?有什么好奇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