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趣书网>严党和清流党 > 第412章 俞大猷入赣下(第2页)

第412章 俞大猷入赣下(第2页)

俞大猷浑身一激灵,瞬间醒悟,连忙重重叩,声音因激动而嘶哑:“罪臣……俞大猷,叩谢陛下天恩!万岁!万岁!万万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一叩,是劫后余生的庆幸,更是对帝王威严的臣服,将险些脱口而出的私人感激,硬生生压回了心底。

陈恪这才下马,亲手扶起俞大猷,对邓福等人道:“诸位一路辛苦。本伯略备薄酒,为俞将军饯行,也为诸位驱驱寒气。”

亲卫立刻上前,在道旁平坦处铺开毡毯,摆上食盒。

虽只是些酱肉、熏鱼、腌菜、点心等易于携带的凉菜,配着两壶温过的上好花雕,在这荒郊野外,已是难得的珍馐。

锦衣卫们识趣地退到远处警戒。

陈恪、戚继光、俞大猷三人围坐。几杯冷酒下肚,驱散了身上的寒意,也烧热了胸中的块垒。

戚继光重重放下酒杯,长叹一声,打破了沉默:“志辅兄!此番若非子恒在圣前据理力争,力挽狂澜,后果不堪设想!我等行伍中人,提刀上马,与倭寇白刃相搏,纵是马革裹尸,亦无怨无悔!可恨这背后射来的冷箭,防不胜防,令人心寒齿冷!”

他话中既有对俞大猷脱险的欣慰,更透露出对自身未来处境的深深忧虑。

朝堂如虎口,今日是俞大猷,明日焉知不是他戚继光?

俞大猷亦是感慨万千,虎目含威,沉声道:“元敬所言极是!沙场搏命,死得其所!可这构陷污蔑,实比倭刀更利!此番若非子恒……”

他再次看向陈恪,眼中感激与后怕交织。

陈恪将二人神色尽收眼底,知道火候已到。

他端起酒杯,目光扫过两位威震东南的宿将,声音不高,却字字千钧,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承诺与担当:

“二位兄长!”他沉声道,“陈某不才,蒙圣上信重,忝居高位。然此心此志,从未敢忘!我大明江山,赖有忠臣良将,方能固若金汤!陈某在此立言,只要恪一日在朝,便绝不容许忠直之士蒙冤,绝不容许栋梁之才折于宵小之手!无论是谁,若敢以莫须有之罪构陷我大明忠良,陈某纵是拼却这身蟒袍玉带,也必与其周旋到底!此誓,天地可鉴!”

这番话,如同定海神针,瞬间稳住了戚继光与俞大猷翻腾的心潮。

俞大猷激动得再次起身,抱拳欲言。

戚继光则深深地看着陈恪,那眼神中的最后一丝犹疑彻底消散,化为一种坚如磐石的归属与信赖。

他猛地一拍俞大猷的肩膀,两人目光交汇,一切尽在不言中。

戚继光凑近俞大猷耳边,嘴唇翕动,飞快地低语了几句。

俞大猷先是一怔,随即重重点头,看向陈恪的目光,除了感激,更多了一份难以言喻的郑重与托付。

陈恪将二人反应看在眼里,心知大局已定。

他不再多言,起身走向远处肃立的邓福。

“邓福。”陈恪声音恢复平静,却带着无形的威压。

“卑职在!”邓福连忙躬身。

“尔等此番,护送俞将军一同前往江西。”陈恪目光如电,直视邓福的双眼,“沿途所见,赣地倭情、卫所实况、军需供应、俞将军领军御敌之状,事无巨细,皆需据实记录,以密奏形式,八百里加急,直呈御前!明白吗?”

邓福心头一凛,肃然应道:“卑职明白!定当详察实情,据实上奏!”

陈恪微微颔,又压低声音,补充了一句,字字清晰,如同冰珠砸落:“尤其是军需粮草、火药器械,若有短缺、延误、以次充好……无论涉及何人,无论品阶高低,皆需即刻密奏!不得有丝毫隐瞒!此乃圣意!”

邓福浑身一震,瞬间明白了这“军需”二字背后所指向的巨大漩涡。

他深吸一口气,抱拳低声道:“卑职谨记!若有差池,定当八百里加急,直奏天听!”

陈恪不再多言,拍了拍邓福的肩膀,转身走回。

他转身,望向已重新披挂整齐、翻身上马的俞大猷,以及一旁神色复杂的戚继光。

夕阳的余晖将三人的身影拉得很长,投射在尘土飞扬的官道上。

“俞将军,军情紧急,本伯便不远送了!望将军此去,旗开得胜,扫清妖氛,不负圣恩!”陈恪朗声道。

俞大猷在马背上抱拳,声音洪亮,带着重获新生的豪迈与决绝:“伯爷放心!戚帅放心!俞某此去,不荡平赣境倭寇,誓不还朝!告辞!”

说罢,他一勒缰绳,战马长嘶一声,率先冲了出去。邓福

陈恪与戚继光并肩而立,目送着那支队伍融入苍茫暮色。

hai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