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对于林静之从岳麓书院寄来的院试考题和策论答题,秦思齐始终严守秘密。那些珍贵的资料被他小心翼翼地放在一个木盒里。
他从未向其他同窗透露半点,只在放学后,与赵明远寻一处安静角落,那是学院后面的一片小树林,那里长满了齐腰高的野草,一条小溪潺潺流过,只有偶尔的鸟鸣声和溪水声。两人坐在一棵粗壮的树下,四周散落着几片枯黄的落叶。
他们拿出那些资料,摊开放在一块干净的布上。他们时而皱眉思索,眉头拧成一个“川”字,咬着笔头苦思冥想;时而小声讨论,脑袋凑在一起,压低声音生怕被别人听见,遇到分歧时便会争得面红耳赤,但很快又会冷静下来,一起查阅随身携带的书籍,或是互相交流想法,直到找到满意的答案。
秦思齐神色郑重地看着赵明远,目光严肃,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紧张,明远,这些资料来之不易,是林静之对我的信任。你不能到处炫耀,要低调学习。若是传了出去,不仅辜负了他,还可能给我们自已惹来麻烦。”
赵明远用力点头,说道:“思齐,你放心,我明白轻重。咱们就偷偷钻研,等院试时一鸣惊人!”
遇到难以解决的策问,秦思齐便会小心翼翼地记录下来,他专门准备了一个蓝布封面的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问题和思考的过程,字迹工整,还会用朱笔红颜色的笔标注重点。
第二天,他总会带着这些疑惑拉着赵明远,恭敬地向夫子请教。夫子的书房里摆满了高大的书架,上面整齐排列着泛黄的书籍,散发着淡淡的墨香和陈旧的气息。
他和赵明远站在夫子面前,微微弯腰,双手捧着笔记本,认真聆听夫子的解答,不时点头,还会提出自已的想法与夫子探讨。夫子也十分欣赏他这种勤学好问的态度,每次都耐心解答,从不同角度引导他思考,有时还会拿出相关的书籍,为他详细讲解,甚至会带着他来到藏书阁深处,寻找更多的参考资料,让他的思路豁然开朗。
太阳西落,即将放学之时。赵明远用毛笔杆轻轻戳了戳秦思齐的手臂,压低声音道:
"思齐,明日散学后,我娘让我带你回府一趟。
"
秦思齐正在临摹笔势,闻言笔尖一顿,纸上顿时晕开一团墨渍。他抬头看向赵明远,对方脸上带着少有的神秘神色。
"你娘?
"秦思齐搁下毛笔。他去过赵府多次,却从未见过那位深居简出的赵伯母。府中下人对这位主母既敬且畏,就连赵老爷在她面前也总是陪着小心。
赵明远凑得更近了些,声音压得极低:
"娘说有好东西给我们。我猜
"他左右张望了一下,
"八成是与科考有关的。
"
秦思齐心头一跳。院试在即,以赵家的财力人脉,能弄到的备考资料定然非同寻常。他刚要开口,却见赵明远做了个噤声的手势:
"别声张,明日你便知道了。
"
秦家的小院里,秦母正在灶台前忙碌。见儿子回来,她擦了擦手上的水渍:
"今日怎么回来得这样晚?
"
秦思齐放下书箱,犹豫片刻又道:
"娘,明日赵明远邀我去他府上,我想带些礼物去。
"
秦母闻言,在围裙上擦了擦手,转身进了里屋。不一会儿,她捧出一个小布包,拿出二十几枚铜钱。
秦母将铜钱塞进儿子手中道:
"去买些蜜饯吧,虽不是什么贵重东西,但空手上门总是不好。
"
秦思齐出门特意绕到城南蜜饯铺子,挑了一包上好的金丝蜜枣。店家见他衣着补丁却要买这样贵的蜜饯,不由多看了两眼,只是买的有点少。
秦思齐解释道:
"送人的。
"小心地将油纸包揣进怀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