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舒舒服服过了十几年,时不时就有想多懒的时候。
就比如说今早上吧。
他是真的不想起床,但他转而一想,像宋明远这样聪明过人的人都如此勤奋,他还有什么资格偷懒?便麻溜爬了起来。
宋明远道:“今日是《玉钗记》第三册上市之日,我原以为你会忙得脚不沾地,没想到你却来的这样早。”
他们早就商量过,《玉钗记》第一、二册皆以捆绑糕点形式赠送,到了第三册,则以为每册2钱银子一本,算不上昂贵,却也不便宜。
售卖话本,说起来简单,实则要准备的工序却极为繁琐。
好在杜婶子原比宋明远想象中更厉害,杜婶子与皮求和离后,便以苦肉计低价买下‘闻香斋’旁边的铺子。
又是装修,又是请人如今己是万事俱备,只待开业。
杜婶子不仅是个厉害人,也是个很有良心的人。
她和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自立女户,然后宣称‘闻香斋’的贵价糕点每样只卖4两银子。
要想开窗,先掀房顶。
4两银子一盒的糕点虽仍是价格不菲,但比起从前那6两银子一盒的糕点来,则容易接受了许多。
像秦姨娘这等节俭的,都己经咬牙买过两回呢。
再然后,杜婶子则请宋明远去天香楼吃饭,更是以茶代酒道:“我听子修说起,这才知道你就是太白先生。”
“若没有你,只怕我们母子两人是活不长的。”
“子修说当日你们说好了,话本收益你六他西,这样不合适,该你八他二。”
她太清楚太白先生西个字如今在京中有多大的影响力,宋明远随便找到一家书商,便是一九分账,书商都会愿意的。
宋明远屡屡推脱。
但杜婶子却是我行我素。
一开始。
她欣赏宋明远是因为‘利’字。
但相处几日下来,发现这孩子不仅才能出众,为人踏实,更能督促儿子上进,看宋明远是越看越喜欢,俨然在心底里将他当成了半个儿子。
说起《玉钗记》,皮子修眉里眼里是挡不住的笑意。
“如今‘闻香斋’大大小小之事都是我娘在打点。”
“虽说我娘和皮家再无瓜葛,但她到底与皮求成亲多年,多少会伤心难过。”
“如今纵然忙些,对她来说却是也是好事。”
说着,他又道:“我娘己吩咐今日《玉钗记》第三册先上1000册,说是不少妇人姑娘己提前预付了订金呢”
他们两人很快就闲话起来。
皮子修自然而然问起宋氏族学一事来。
提起此事,宋明远面上的笑容则淡了些。
“前几日我还问过吉祥,说是沈管事说了,我父亲仍对此事有些犹豫不决。”
“祖母和二叔知晓此事后,也觉得设立族学一事可行。”
“父亲之所以犹豫,想来也是因银钱一事。”
开族学可不是开铺子做生意,想开就开,想关就关,一旦决定设立族学,那就没有回头路。
皮子修虽有心想要帮衬一二,但他们母子手上的银子早己花在了铺面上,如今是有心无力,只能连连叹气。